特色社區導覽
伸港鄉泉州社區
伸港鄉泉州社區深度之旅
 

封面照片:塭仔漁港、風力發電機

 
 
伸港鄉泉州社區深度之旅
 
交通資訊:
自行開車:由國道1從彰化下交流道,經和美走134縣道,直走進入新港街,看到加油站左轉,到底處L行路口右轉直通泉安宮。  
由國道3下交流道,往伸港方向進入工業區。右轉經過張玉姑廟,到盡頭左轉接福安宮,直行進入新港村。  
大眾交通工具:搭火車至彰化,可搭乘彰化客運往伸港下車。 
洽詢電話:伸港鄉公所(04) 7982010 泉州社區0932-602247 福安宮(04)7982128 彰化客運(04)7225111
 
8小時行程建議: 
風力發電機、塭仔漁港→媽祖遶境廟會→高甲戲南管欣賞→泉州社區→大肚溪水鳥保護區
 
 
塭仔漁港、風力發電機(封面照片)
因為彰濱工業區的開發,塭仔村與彰濱工業區中間開闢了一條「慶安水道」,使原本養殖魚塭的海濱低溼地,形成了一個小漁港。因位於大肚溪與洋仔厝溪的出海口,是一個「候潮港」,漁船必須靠漲退潮出海作業,一出去就是一個潮汐時間,可謂是相當辛苦。 
漁港雖小,但漁民現撈的新鮮魚、蝦、蟹等貨色齊全。在漁港碼頭,每到下午三、四點過後,出海捕魚的漁船陸續歸來,載回來新鮮的魚貨,在鄉公所興建的漁港市場設攤叫賣,遊客可以就地買到最新鮮的魚貨,當場交由餐廳下廚料理,無論是炸、煮皆相宜,美味可口,讓您口齒留香。 
近幾年彰濱工業區也建造了數十座風力發電機,在線西伸港段,形成了特殊的景觀,不管是白天感受風切的樂趣,或是伴隨欣賞海濱夕陽美景,都是很棒的視覺與聽覺享受。
 
高甲戲社區傳承計畫
伸港鄉泉州社區發展協會,有感於自己家鄉的文化逐漸式微,今(98)年度,特向彰化縣文化局申請「戲說泉州-傳統戲曲高甲戲社區傳承計畫」補助,將面臨失傳的高甲戲,經由文史資料調查、團員訪查,及高甲戲技藝教學,讓高甲戲的傳統技藝能夠保存與傳承,進而讓社區居民認識及瞭解傳統戲曲文化之美。  
泉州高甲戲源遠流長,根據伸港鄉誌記載,泉州新錦珠劇團,已有兩百年的活動歷史。雖然劇團幾度易主,但是新錦珠的名號,依然存在。目前在台灣還有活動的,包含「泉州厝正新麗園南管歌劇團」,以及「三重南管新錦珠劇團」。  
「泉州厝正新麗園南管歌劇團」,是傳承新錦珠的重要劇團,雖然現在演出高甲戲的機會不多,但是擁有高甲身段以及劇本故事的,就剩這些團員。像周火旺及楊來于夫妻,在劇團中流轉多年,從泉州村到台北三重,再從三重回到泉州村,簡直就是ㄧ部活歷史。泉州社區居民非常感謝周火旺夫婦的熱情參與,因為有他們的付出,才能讓社區對未來更充滿信心。  
「泉州高甲戲傳承班」的成立,是對兩百多年的老泉州心懷感恩,也是對新生的泉州社區發展協會展現肯定。
 
 
 
大肚溪水鳥保護區
分隔台中縣與彰化縣的大肚溪又名烏溪,為台灣第三大河流,發源自中央山脈合歡山西麓,最後於台中縣龍井鄉與彰化縣伸港鄉之間流入台灣海峽。出海口坡度平緩,擁有寬闊的潮間帶和高生產力的河口溼地,為台灣十二處重要溼地之一,因此動物資源豐富。此地為每年秋冬季候鳥遷徙必經之地,據野鳥學會的調查資料顯示,本地鳥類的種類、族群數量及密度均高,為全省最大的水鳥棲地之一,於84年2月公告設立「大肚溪口水鳥保護區」。 
保護區面積達三千公頃,擁有寬達四公里左右的潮間帶和高生產力的河口生態環境,由外而內包括了海域、潮間帶、河流、沙洲、新生地、耕作地、魚塭等。豐富的潮間帶底棲生物,加上地域遼闊平坦,魚塭的堤岸亦提供了水鳥躲避強風的場所,這些因素皆促使本地成為每年候鳥遷徙必經的地區。 
保護區內的溼地可分為兩種的生態系,一是隨水位起落變化的河口區草澤生態系,另一是適應海岸地區強風、高鹽度的惡劣環境的海岸生態系,這兩種生態系孕育了不同的生態資源。本區動物資源以鳥類為主。目前鳥類記錄有172種以上,其中水鳥約佔七成,以鷸科、雁鴨科、鷗科、鷺科、秧雞科較多;陸鳥約佔三成,以麻雀、小雨燕、小雲雀、白頭翁及鳩鴿科、燕科較多。



地址: 

芳苑鄉信義社區
番挖風華 信義印記-芳苑鄉信義社區深度之旅
 
封面照片:信義社區
 
 
番挖風華 信義印記-芳苑鄉信義社區深度之旅
 
交通資訊:
南下: 
彰化交流道→福興→鹿港→台17線→芳苑普天宮→埔鹽系統→快速道路→鹿港→台17線→普天宮 
員林交流道→溪湖→二林→芳苑普天宮 
北斗交流道→埤頭→二林→芳苑普天宮 
台17線→伸港→鹿港→芳苑普天宮 
 
北上: 
西螺交流道→竹塘→二林→芳苑普天宮 
台17線→麥寮→芳苑普天宮 
 
芳苑信義社區→白馬峰普天宮→搭牛車ヽ動力三輪車混合運輸,親近潮間帶→林投樂器創作→古井戲水、三合院風情→番挖農場『水耕蔬菜植栽與分菜包裝』體驗→參觀古早花生製油過程→王功漁港風情→杏鮑菇園圃農場
 
 
信義社區(封面照片)
信義社區位於芳苑鄉彰化西南角地區,因西邊臨海,因此蘊育著豐富的生態資源,濱海紅樹林、潮間帶水鳥等。「懷舊的作為與創新的思惟」,是信義社區總體營造的定位、佈局與重要的方向。這裡還有將近36部的牛、車仍在為這塊土地-傳承著; 這裡沒有喧鬧的都市夜生活,有的只是古井邊、屋簷下、蚵寮裡濃濃鄉土人情味! 
社區以養蚵為主要經濟收入來源,其養蚵方式採平排式養殖法。其間還有 文蛤、 蜆、花生、 稻米、 甘薯、蕃麥、蘆筍等。
 
白馬峰普天宮
芳苑普天宮之奠基至今已經有三百餘年了,這是橫跨三個世紀的媽祖故事,芳苑咱這個地方的由來,是先有【港】,往返兩岸經商造成市集,而後才有【庄】,在清康熙三十六年,西元一六九七年【芳苑】始稱【番仔挖】,當時的地理是依山傍水,丘陵地綿延百里,景緻是綠蔭蒼翠,映照萬頃碧波,時見霞光祥雲,正是福地洞天,當時福建水汛台灣分防右哨千總陳成功,奉聖母金身護航來台,為感念聖恩,首議建廟,乃集資於海邊建廟,奉祀湄洲祖廟天上聖母金尊,然而因海邊時而潮汐暴漲,沖坍路地,僅存聖母金尊及木牌一座,於咸豐九年遷廟至芳苑街上,是時,媽祖廟聚天光而集人煙,聖母神威顯赫,聖恩廣被,地方商漁農民均沾德澤,媽祖顯聖地方,教化蒼生,芳苑因而地靈人傑。
 
搭牛車、親近潮間帶、林投樂器創作、古井戲水
這裡採蚵還保有運用牛車到潮間帶運送的古味,坐在牛車上,吆喝著牛前進,享受著悠閒的海風,穿梭在濱海小漁村,慢遊樂活是這裡最好的生活方式。 
庄裡阿公、阿嬤攏是透早下田或駕駛牛車下海採蚵;中午若有休息,不是熱天去芳安宮旁吃剉冰;就是冬天愛去芳苑分駐所旁 大榕樹下吃蚵爹。「巷弄民居農漁風、體驗古井乘牛趣,柬越媳婦煮料理、轉換心境踩踏曲。」這裡不是!觀光名勝、古蹟聚落風景區卻是個全台灣僅存,還可看到牛下海巡蚵田,仍能見到「50年代農漁村 人文真實演繹的地方」! 
目前社區使用中之古井近十口,均保留舊有之風華。每個古井都是台灣自來水尚未發達時代的生活必需工具,就像阿媽的水衍生的—農漁村生活習性進化史﹍井邊更是附近厝邊頭尾婦女聊天、開心舒解生活煩悶、知識相交換的開心地之一。
 
番挖農場
番挖農場佔地 0.75公頃,農場內有蔬菜區24棟、溫室蔬果區3棟,溫室設施採動態浮根式水耕栽培,時間、溫度控制自動化設施,育苗自動化。生態教育區0.2公頃,有生態池1處,牛車 5 台。農場主要摘培之水耕蔬菜為奶油萵苣,京水菜、香瓜、南瓜、芹菜,大都供應高級餐廳使用,只有活動預約時,才提供民眾採收及分級包裝體驗。
 
古早花生製油
芳苑鄉因位於海濱,沙地都以種植花生為大宗,因而發展鄉內榨油產業發展。曬花生及剝殼,再用機器壓榨出來香醇的花生油,香味撲鼻。還有花生糖、芝麻糖,更是小朋友喜愛的零嘴。
 
王功漁港
王功漁港有燈塔、王者之弓橋、生態景觀橋。芳苑燈塔於民國67年(1978)建造,塔高37.4尺,燈高35.7公尺,塔身為八角形鋼筋混凝土造,塔身漆以黑白直條紋,裝設四等電燈,每10秒明5秒暗5秒,光力28,000支燭光,相當於1,000瓦的亮度。塔內有發電機房、倉庫、宿舍等設施,屬於財政部關稅局基隆海關管轄,是座國際燈塔。 
王者之弓橋位於漁港出海口,港區的南緣,為一座跨港景觀橋,其造型係以本地地名「王功」引申「王者之弓」構思。王者之弓橋橋長82公尺,寬4.5公尺;拱頂高20公尺,橋版面最高8公尺。橋樑材質採用最容易塑形之鋼料,呈現幾何之美,塑造彰化海岸地區性景觀為意象。
 
杏鮑菇園圃農場
由養豬場轉型的園圃農場,主要是培育杏鮑菇,從製作太空包到溫式真空培育,分級包裝,全部在農場內一貫作業。因為農場轉型成功,相對的也提供許多就業機會,看大大小小開心的製作太空包或是分級包裝,大家也會在參觀時,購買伴手禮。



地址: 

芬園鄉寶山社區
芬園鄉寶山社區、溪頭社區深度之旅
 

 

芬園鄉寶山社區、溪頭社區

交通資訊:

自行開車:由國道3號下草屯交流道往芬園鄉方向→接光華路(台14)→左轉芬草路(台14丁)→左轉彰南路一段(台14丁)。 
大眾交通:搭乘彰化客運往南投/草屯經縣庄方向-寶山國小前(或碧山)站牌下車。
 
洽詢電話:芬園鄉公所(049)2522556 寶山社區(049)2512976 溪頭社區(049)2512937
 
路線:
●寶山社區 
寶山社區西鄰八卦山脈東麓,東濱貓羅溪與南投縣草屯鎮為界,南隔本鄉溪頭村與南投市相臨,北面與本鄉縣庄村相臨,住民多數世代務農為主。社區由芬園鄉圳墘村的七個舊部落所組成,以轄區內寶山國民小學為中心,所以稱為寶山社區。彰南路以北,有姚厝、圳墘、後巷、後油車等四個部落;碧園路以南,有店仔街、新興莊、苦苓腳等三個部落。近幾年來寶山社區積極參與社區營造,除了環境髒亂點整理外,也推動社區劇場,讓社區居民凝聚共識,獲得熱烈的參與。 
 
●溪頭社區 
這小小村落溪頭村,也叫碧山,背擁八卦山脈的落日餘暉,面迎九九火炎山峰的旭日東昇,碧山曙色是昔日彰化縣八景之一。溪頭社區的景點還有村民信仰中心供奉青山公靈安尊王的靈安宮、佛教名剎碧山巖寺、道教名壇玄濟宮、畫家李鵻的故居、聯考狀元莊國勝的故居、一貫道場惠明佛堂、貓羅溪畔垂釣、法鼓山柚園、土角的寶斗厝、環境清幽的佛教民宿碧山廬、洪維彬心靈陶藝工作室、何瑞珍押花拼布工作室、阿珠阿微鄉土古早味肉粽、合成壓油百年傳統老店、台灣最長老的賣冰輝等,都是值得一遊的地方。 
 
建議路線: 
挑水古道→溪頭社區巡禮→拼布壓花DIY→社區風味餐→社區影片欣賞→社區劇場觀賞→寶山社區巡禮→採果體驗→楓坑米粉產業
 
挑水古道(封面照片)
挑水古道介於彰化芬園鄉大竹村與溪頭村之間,當地先民為生活飲水問題,尋覓於八卦山脈山麓間,發覺此一兼具排洪的山澗溝渠,終年有泉水源源不絕流出,於是在泉水湧出的源頭,挖掘兩處取水井,供村民們飲水之用,並將取水必經的山間小路用岩石砌成一階階的步道,並與139縣道水土防洪溝渠結合成兼具登山休閒防洪等功能的挑水古道,全長約2公里。 
 
這兩公里的古道山徑,生態豐富,很適合登山健行。在古道山谷及稜線的整片山林約有兩千多棵油桐樹,每年4月底盛開的遊桐花飄落地上如鋪白雪。另外通往碧山古道的鵝卵天梯,在近60度坡的地方,用大石頭堆疊而成,將近200個階梯,是一處健腳的考驗。
 
溪頭社區劇場
96年彰化縣總體營造成果發表會,社區拼布班參加時尚包處女秀,初生之犢不畏虎,大膽的走出社區,奠定日後表演的基礎。今年成立社區劇場工作坊,組織16人的表演團隊,改編對抗砂石的真實故事,劇名為「愛在桐花下」,每星期日在彰化萍蓬草劇團郭月媚及黃文宗老師的訓練指導下,啟發了團員的表演天分,也融合社區居民的情感,劇場的表演愈來愈流暢,在社區靈安宮廣場及彰化縣文化局完美演出。
 
寶山社區劇場
芬園鄉寶山社區劇場演出的成員,多是年過半百的老人家,年齡加起來已有千歲以上。他們把自己的劇場取名為「寶老匯」,每一個劇場成員都是社區的寶貝,有著年輕世代的熱情與活力,共同為社區劇場賣力的演出。他們將戲曲與歌舞合成社區的歌舞劇場,表現出快樂的農村生活。
 
荔枝園採果
荔枝是芬園鄉的特產之一,每年6-7月份正值荔枝產期,八卦山麓的荔枝樹上掛滿了讓人垂涎的美味果實,安排親自到農園體驗採收荔枝,是參加深度之旅當中,實際深入體驗的樂趣,相當受到歡迎。 
 
荔枝屬無患子科之常綠果樹,臺灣自清朝引進栽培,已有300年之歷史。芬園鄉主要以黑葉及糯米荔枝為主,果實飽滿,汁多味美。
 
楓坑米粉生產區
楓坑地區位於山谷間,地勢不高,泉水清澈,日照充足,藉由風勢曬米粉,形成百年米粉產業聚落。楓坑米粉又稱水粉,不同於新竹乾燥的炊粉,米粉,使用過冬再來米遵循古法,經過熱水熟成與冷水的沖洗,熱漲冷縮特別有彈性,烘乾脫水後形成米粉,再做成料理後特別有與眾不同的Q度與滑嫩的口感。



地址: 

二水鄉八堡圳
「二水國際跑水節-二水鄉八堡圳」

 

封面照片:蒸氣火車頭陳列場
 
台灣跑水節-二水鄉八堡圳
交通資訊:
1.自行開車:由國道1號道路員林交流道下,接往縣由第二高速公路(國道3號)下名間交流道往二水鄉方向→接彰南路(台3)→右轉南雅路(台3)→右轉員集路(縣152)→右轉民族路→左轉惠民路直達二水火車站。  
2.大眾交通工具:搭火車至二水, 轉集集線小火車至源泉站。 
洽詢電話:二水鄉公所:04-8793100 二水旅遊服務中心:04-8798129 彰化火車站旅遊服務中心:04-7285750 自行車出租店(二水小店):0933-471998 二水自行車出租店:04-8790207 水利工作站電話:04-8792073
 
二水鄉位於彰化縣東南方,舊稱「二八水」,二水的市街舊稱「二八水街仔」,人口約壹萬柒仟人。二水有豐富的人文歷史、鐵道文化、水利文化、產業文化、生態及傳統建築等。 
跑水節活動在二水鄉八堡圳舉辦,八堡圳由先人施世榜先生於西元1709年開鑿,歷時十年,由於不清楚水利之法,屢次引水不成,後來得到傳奇人物林先生指導使用土工法,用石笱引濁水溪溪水入八堡圳,灌溉彰化十三堡的八堡,而後黃仕卿再開鑿「十五庄圳」,終於使得彰化平原的水利灌溉有完整的系統,滋養彰化平原,締造了彰化豐富的人文。 
每年的跑水節活動,已經成為學習先民刻苦耐勞、堅忍奮鬥的台灣精神,緬懷先賢開鑿八堡圳,使彰化平原成為豐沃良田,孕育良才而舉辦的感恩慶典活動。為宣揚飲水思源,跑水節以「敬水、惜水、親水、愛水、感恩」等設計理念,透過趣味跑水活動,共同來關愛、保護這條三百年來為彰化縣孕育無數生機,創下農業經濟功績的「母親河」。 
 
8小時行程建議: 
二水車站→豐柏步道→台灣獼猴教育館→鄭氏古厝→社區風味餐→林先生廟→蒸汽火車頭陳列場→老街巡禮→火車站→巴洛克式街屋→謝東閔故居→火燒麵→老街美食小吃
 
二水火車站
二水火車站建於1933年,迄今已有七十多年,典雅古樸的日本「近世式」建築風格,往昔常吸引日劇及台語片來此取景,二水站也是集集線火車的起站,前往集集、日月潭的旅客,均於此轉車。
 
蒸氣火車頭陳列場(封面照片)
1908年,台灣西部鐵路全線通車,蒸汽火車有過輝煌燦爛的一段歲月。那個時期「黑頭車」在所有人生活中扮演著不可磨滅的地位。目前親子公園展示場內陳列的有CK278老火車頭及另一部臺糖載糖甘蔗的小車頭。
 
自行車道
自行車道原為台糖社線五分車道,88年由參山國家風景區規劃作為自行車專用道,秋冬時分,農民順手灑上油菜花仔、小雛菊,當花盛開五彩繽紛,遊客踩著自行車,人物、景緻 、山水相互輝映,伴著涼風習習、踏著夕陽而歸,更是別有一番風味。
 
林先生廟
林先生廟位於八堡圳分水口處,供奉的林先生,相傳曾教授先民工法和引水地點,成功的將濁水溪的水源引進八堡圳,後人飲水思源興建林先生廟以資紀念。目前由彰化農田水利會二水工作站管理,廟內供奉「林先生祿位」、「施長齡先生神位」、「黃世卿先生神位」及土地守護神「土地公土地婆」。
 
鄭氏古厝
鄭氏古厝為彰化縣歷史建築之一,本宅鄭姓人家,先祖隨鄭成功渡海來台,傳至鄭英義時遷居於此。本宅為鄭清於清光緒年間所建,時至今日已有百年之久。鄭氏古厝為三進八護龍之傳統民居建築,最精華為第三進正身,大門應廳上懸掛堂號「滎陽堂」,屋脊及屋簷上有泥塑、剪黏以及鰲魚形的雨漏,正廳牆面擁有許多精美的彩繪書畫,僅管經過歲月的侵蝕,仍不減其風采。
 
鄭鼎宅
老街上有三棟巴洛克式建築,距今有七、八十年之歷史。其獨特的紅磚建築,優雅造型、古樸外觀,每每讓路過之人忍不住佇足細瞧。行走在騎樓下,別有一番思古之悠情。
 
副總統謝東閔先生故居
故副總統謝東閔先生,二水鄉人。出生1908年,歿於2001年,享年95歲,安眠於二水鄉謝家祖墳。 
家政中心,現址原為三合院老家,先生之高堂仙逝後,感於媽媽家政教育對子女之重要,於民國六十一年成立二水鄉家政中心(實踐大學分部),戮力推展媽媽教室研習課程,迄今三十多年,為全省媽媽教室研習訓練中心。 
至於老家原先木造廂房,則以牽引方式,整棟移至後院一側,原由謝先生之妹打理,其妹仙逝後,屋舍已無人居住維護,唯一尚存的是門楣上小小一塊書有「謝東閔」三字之木製小牌匾。
 
生態景觀
二水鄉由於有八卦山台地分佈,設有台灣獼猴保護區,面積將近100公頃,近年來由於遊客大量湧入及不當的人為餵食,目前獼猴數量增至300多隻,清晨或傍晚來到豐柏步道,隨處可見台灣獼猴的蹤跡,獼群活躍於林間的模樣機靈討喜。
 



地址: 

社頭鄉社興社區
社頭鄉社興社區深度之旅
 
社頭鄉社興社區深度之旅
交通資訊:
1.由社頭火車站至社興社區經由社斗路約可達。 
2.由縣道141 道路經由員集路轉清水岩路可達。 
3.由縣道137 道路經由山腳路轉忠義路可達。 
4.由縣道137 道路經由山腳路轉社石路可達。 
 
8小時行程建議: 
綠美化公園→百年茄苳樹→襪子電腦繡花廠→芭樂產銷班→襪子製作工廠→斗山祠→清水岩寺、獨角仙天地→挑鹽古道探幽、十八彎步道傳說解密
 
綠美化公園、茄苳老樹(封面照片)
民國70 年因城鄉都市計畫緣由,茄苳老樹由於忠義路的開通,來往於清水岩遊樂區的人潮多了,它頓成了舊社村的地標。約200 年以上的茄苳老樹,它伴隨著社區居民多少幼年時光,它也記錄著社區居民多少青春歲月。 
茄苳老樹周遭環境的重新營造,是社興社區讓社區居民共同參與,來發掘地方的潛在資源,進而能延伸至社區每一個角落,使它凝聚社區意識,將社興社區的農村文化特色展現出來,更促使地方從資源貧乏中轉變成了豐富的寶藏。
 
社頭產業-襪子、芭樂
社頭有三多,襪子工廠多、董事長多、還有芭樂多。 
自從二次大戰後,鄭氏父子於社頭創立第一家「勝利織襪廠」,開啟社頭鄉成為『襪子的故鄉』序幕,60年代社頭襪子佔全台七成,外銷成績亮麗。 
「剃頭婆,看面水;社頭兄,相大腿。」現在走在社頭巷道,四處可見「客廳即工廠」的襪子生產廠。不管是學生襪、男女用襪子、女用褲襪、網襪、以及小孩的襪子,都可以在社頭的織襪工廠裡找到。 
社頭芭樂佔了地利之便,不僅用優良的水質灌溉,還擁有適當的氣候,再加上使用高級的肥料,讓芭樂有一個最好的生長空間。社頭芭樂大而甜美,因為農會辦理社頭番石榴的評鑑活動,奠定社頭芭樂在市場上的地位。
 
斗山祠
斗山祠位於埤斗村清興路小巷內,造型古樸秀麗,為四個護龍的建築,左右廂房窗上共有二副對句:「春遊芳草地,夏賞綠荷池;秋飲菊花酒,東飲白雪詩」更增添詩意;此地更是蕭氏家族正月十二日春祭以及冬至祭祖的地點。 
 斗山祠建祠後50餘年,因日久失修於1934年重建,2000年因九二一地震而損毀,已由彰化縣文化局辦理修復完成。
 
清水岩寺
清水岩位於社頭鄉清水村許厝寮山麓,創建於乾隆十年,由清覺通禪師募建,奉祀釋迦牟尼佛祖,曾於清嘉慶二十四年(1819)重修。此地山澗、溪水清澈如鏡,故名曰「清水岩」,與南投碧山岩、花壇虎山岩及芬園寶藏寺、鹿港龍山寺,並稱為中部「三岩二寺」。 
寺廟內有甘露泉、滴水清心石碑、黑松樹、茶花樹、自然生態館。目前岩寺正在進行整修中。 
清水岩寺的「甘露泉」泉水清澈甘甜,有引水設施給民眾使用,喝一口清涼爽口、澈入心非,甘露泉的飲水口有一個耐人尋味的文字遊戲,像一個古錢幣,繞著飲水「口」,口字共用,逆時針方向,刻著「唯吾知足」,提醒遊客泉水得來不易。
 
十八彎步道、挑鹽古道
十八彎步道(又稱為挑鹽古道),是沿清水岩坑溪修築上山。從前要與南投、名間貨運往來,因為公路不發達,必須仰賴山徑,因而修築此一步道。行走此步道,讓人深深感到人文歷史意義。 
挑鹽古道與熱門的長青自行車道,目前都是民眾喜愛的休閒踏青路線。



地址: 彰化縣社頭鄉東興村 3 鄰東平巷 13 號